城市的有序运转,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,近日,执法人员巡查发现体育馆门口存在占道经营、非机动车乱摆乱放的问题后,迅速行动,以集中整治与常态值守相结合的方式,为群众打通了安全通道,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。
繁华地段的“堵心”之痛
近期,体育馆周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、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逐渐“侵占”公共空间,小吃摊、水果摊沿街铺开,挤占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;共享单车、私人电动车无序停放,有的甚至“越界”至机动车道边缘。这不仅让本就繁忙的路口更加拥堵,更埋下了碰撞、踩踏等安全隐患,杂乱的环境也与城市文明形象格格不入。
集中治理与温情值守“双管齐下”
面对占道问题,城管执法队迅速采取措施,制定“疏堵结合、长效管理”的精准策略。首先,执法人员逐一劝导摊贩规范经营,清空该区域;其次,对乱停放的非机动车,现场进行归位整理,并对车主开展宣传教育,讲解规范停车的重要性。为巩固整治效果,避免问题反弹,城管执法队增派人力、错时值守,不仅及时制止占道经营行为,还随时协助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,成为路口一道移动的“文明指引牌”。截至目前,共清理流动摊贩10起,规范非机动车辆80余辆。
还路于民,畅通与安心“双回归”
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,体育馆门口的面貌焕然一新:曾经拥挤的通道变得宽敞通畅,乱摆乱放的现象基本消失,行人、车辆各行其道,秩序井然。这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,更让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与效率。
这场治理行动,不仅是治理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,更疏通了一条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,打通了市民出行的“心理堵点”。体现了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的转变。这条曾经的“堵心路”,正变身为展示城市文明与管理者智慧的“暖心路”。